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相关作品分析(一)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7-30 17:11] 点击数:

  作品通过对孔乙已的刻画,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文化内涵?
  
  答:《孔乙已》集中地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底层知识分子孔乙已一生的悲惨遭遇。孔乙己是个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盲目维护者,科举制度产生了丁举人这样少数的权势者,一朝中举,身价百倍,有钱有势,作威作福,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如孔乙己白首穷经,百无一能。穷困潦倒,沦落下层,受害而不能觉悟,意识不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在不自觉中被它们吃掉了自己的一生。孔乙已在最潦倒的时还摆着读书人的架子,不肯脱下代表他身份的长袍,不肯和“短衣帮”平起平坐地喝酒,他无为谋生,有一手好字,却不肯凭此吃饭,偷了书卖,反而振振有辞地为自己辩白:“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终于因此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从此消失了他卑微的身影。孔乙已的悲剧命运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产物,而孔乙已则是在精神与肉体上的全面受害者。鲁迅在小说中表现了对被损害与被侮辱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扼杀他们的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进行了强烈地控诉。
  
  作者如何在“过去”与“现实”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作者对“故乡”的理解?
  
  答:《故乡》中闰土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那些尚未从“辛苦麻木”中觉醒过来的大多数农民的典型代表。由于生活中过多的痛苦和折磨,使他们变的麻木迟钝,但忠厚善良、勤劳朴实的本质未变。《故乡》对这一典型形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对其中年时期性格及肖像的变化的描写,在对比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非常朴实、纯真,充满未来的幻想。而成年闰土,已经完全不是作者记忆中的情景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尤其是成年闰土精神上的日渐麻木愚昧,更揭示出广大农民不仅是在物质生活上遭受深重的压迫,精神生活上受到了更为深重的摧残,因而也更说明对广大农民精神启蒙的重要性。
  
  故乡是作者脑海深处的一个梦想,又是现实中令人失望的故事。“故乡”是中国特定社会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然而又很典型的缩影。
  
  《阿Q正传》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题?
  
  答:《阿Q正传》通过对阿Q的悲剧命运,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显示面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农民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中国的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小说特别透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解释了病态社会中不幸人们的“病苦”,以此引起“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正传》在艺术表现方面主要有哪些特色?
  
  答:《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阿Q主义在当时虽有很大的普遍性,但表现在作为流浪雇农的阿Q身上时却有其特殊性。这说明,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极其个性化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而不是抽象观念的化身。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关于阿Q的肖像画即是突出的例证之一。又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阿Q正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鲁迅是如何透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深刻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的。
  
  答:鲁迅小说《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显示面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农民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阶级矛盾非常尖锐的一个江南小镇-未庄,是一个极其贫困的流浪雇农,也沾染了一些流氓无产者的习气。他无家无业,无亲无故,借助在一个土谷祠里,靠着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然而可悲的是,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却似乎无真正的愁苦,倒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原来,在他身上束缚着一种可怕的精神枷锁,那便是精神胜利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其特点是用从幻想中得到胜利、从精神上战胜对方的方法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因此,所谓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一种奴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表现。
  
  ②爱面子,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③阿Q还欺善怕恶,怕强欺弱。他遭到失败后往往不敢向真正的敌手作斗争,比如被赵大爷打了耳光,他不敢抗议,挨了洋鬼子的哭丧棒,他也不敢抗争。却转而向弱小者去报复。他的调戏小尼姑、与王胡与小D的打架,都是他怕强欺弱的表现。
  
  ④此外,阿Q还十分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被损害的麻木、健忘。他的糊涂和麻木可以说基本上贯穿了一生,如画圆圈时的思想表现,以及游街时竟因没唱几句戏而“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等等,都是精神极端麻木的突出表现。
  
  阿Q性格是某种民族病态的集中表现。它深刻的阶级根源出自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其历史来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历史紧密相连,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鲁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以拯救民族的命运。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国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阿Q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伤逝》中,如何通过对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揭示出深刻而丰富的时代社会内涵?
  
  答:《伤逝》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都是五四时期年轻知识分子勇敢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典型代表,他们曾经发出过“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的时代强音,并付诸了果敢的行动。但是他们的爱情最终归于失败,以悲剧结局。是什么造成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这一悲剧有结实了什么样的时代社会内涵?
  
  ①封建势力的强大,五司时期虽然出现了新思想新文化,封建思想意识并不市即刻就被一扫而尽的,它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知识分之个性解放的要求不可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完成,离开了社会解放,无论他们曾经表现得如何坚决,、他们的抗争终究是软弱无力的,甚至是一事无成的;
  
  ③从子君的角度来说,女性在追求婚恋幸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获得人格上的经济地位的独立,爱情才能有所附倚,否则美满的爱情只能是空幻的愿望。
  
  简析伤逝的思想内涵?
  
  答:《伤逝》是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她的思想内涵一方面在于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犀利的知识女性。她以个性解放的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势力的压迫。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伤风败俗,涓生的失业加速了涓生和子君感情的分裂。但是子君所信奉的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追求的知识恋爱婚姻自由,风斗目标的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这样,人的性格也就必然变得庸俗空虚,胆怯懦弱,爱情也因此褪色,这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道路的套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的性格悲剧说明首要的是要比较清醒地认识,去掉幻想,才能在严酷的现实中站稳脚跟,不失去“现在”,才可能有“未来”。
  
  结合作品,具体论析《伤逝》采用“涓生手记”的形式,对于表现作品的思想蕴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什么作用?
  
  答:《伤逝》作为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写得异常凄切哀婉,情谊悠长。作品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涓生手记”的形式,以涓生的会议来叙述他于子君的这场另人心碎的恋情。这样,就便于直接表达任务的内心活动,便于充分地抒情。比如:作品对热恋中的涓生在会馆里期待子君到来时的迷惘、忧虑、急切的心情,描述得非常真切;涓生心不在焉地翻着随手抓过来的书,'耳朵却聚精会神地听着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细心地分辨着子君橐橐的脚步声。憎恶着那不象子君或太象子君的脚步声,而脑子里却翻滚着种种祸事的忧虑……。对于涓生后来的悔恨和悲哀以及他内心审处的真情,作者也使用第一人称将其淋漓尽致地表述出来。当涓生知道子君已死的消息时,他的悔恨达到了顶点,鲁迅用第一人称如实地写下了他的悲愤:“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他快意。
  
  此外,作品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涓生的议论,在写实的过程中也时有涓生浓重的抒情。在整个悲剧的叙述过程中,抒情气愤非常强烈。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终于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和悲哀,都或隐或现、或淡或浓地表现了出来。这样的叙述方式构成了小说的双重效果,一是客观真切地记叙了涓生和子君良人的情感历程及悲剧结局,使作品表述的清晰、完整;二是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情力度,突现了涓生深深的自责与忏悔,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性,也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的感染力。议论与抒情的不断穿插,还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种波折起伏的意味,噶故事演义得近近远远,既真切又似有些朦胧;即有强烈的现实性,又带有一种凝重的历史感;既有生活细节的精心描写,如用油鸡和阿随的命运来呼应子君感情的变化,又有高度概括的抒情话语,如涓生所说:“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他快意。”,“我要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以往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种抒情有将故事提升到一种新的境地,给人留下很大的回味与思考空间。
  
  《沉沦》如何显示了郁达夫整个创作的基本风格?特别是他的主观抒情的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
  
  答:沉沦是郁达夫小说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本是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反抗精神而又多愁善感的时代青年,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来到日本留学,企图将来一展宏愿。但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遭遇到的不是温暖和尊敬,而是更多的不堪忍受的歧视和凌辱。严重的忧郁、压抑和伤感使他的心理变形、变态以至绝望,最后以投海自沉来发泄自己的一腔悲愤。主人公在投海之前,面对着祖国的方向,发出了期待祖国早日强盛的申请呼唤。作品对主人公时代忧郁症和变态性格的大胆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罪恶,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体现出强烈的反帝爱国情思和特定的五四时代精神。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在《沉沦》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①大胆无疑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这体现了郁达夫的一个基本信条,即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郁达夫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一己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的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作者深信,透过”自我“的观照,能够折射大千世界,因为,深刻地表现个性,即能表现社会。小说中的形象,不只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也是五四时期一大群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的青年们的典型。
  
  ②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把主人公亦即是自我的感情脉搏和心灵历程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的西欧按说注重书法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是厌世颓废的心境。他主要是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以及外在景物的衬饰来达到。如《沉沦》中的他“有病的呻吟”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
  
  ③以人物情绪的欺负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的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发展,一切以人物情绪的波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如《沉沦》中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来贯穿前后,形成作品结构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正是这样在他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确立的。
  
  ④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郁达夫的小说,笔触所及,都显示出“清、细、真”的特色。淡远和清愁以清丽、流畅、自然、真挚的文词,摹写着主人公心灵的某种律动,有呼之欲出的情韵,有时着墨绮丽,甚至纤浓,却也不掩一腔真情,更多时是以朴素、质白取胜,随兴而至,平淡无奇的文字间,先出跌宕多姿的笔意。
  
  《沉沦》在思想内容方面对“五四”小说创作有哪些重要开拓?
  
  答:中篇小说《沉沦》创作与1921年5月,它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品。它的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对“五四”小说创作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首先,作品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思和个性解放的追求,深深地激励着当时的青年。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所追求的这种爱,不仅只是男女之间狭义的爱情,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人心的感情的追求,是对祖国富强的渴望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这也正是当时青年的普遍最求和渴望。特别是作品所着重揭示的主人公的追求与追求的不可得之间的矛盾,不仅反映了青年们的苦闷和忧伤,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控诉了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对青年的摧残。
  
  其次,作品对时代忧郁病及其变态行为的大胆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无情地撕下了那些假道学先生的面纱。如郭沫若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似的闪击把一切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样露骨得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总的说来,《沉沦》的主题思想,是冲快一切封建罗网,反抗帝国主义凌辱的爱国主义思想。而颓废色情只是作者内心苦闷的象征,这苦闷通过大胆的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了郁达夫独特的反抗黑暗的方式。
  
  《沉沦》所表现的时代忧郁病,其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答:郁达夫在《沉沦?自序》中说:“第一篇《沉沦》是描写一个病态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沉沦》是时代忧郁病患者的直接写照。
  
  时代忧郁病是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的。在“五四”运动的汹涌波涛中,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奋起打碎旧传统,热情地歌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强烈地追求光明。然而“五四”高潮过后,黑暗势力更加猖獗,青年们自身的升学、进步、恋爱、前途等要求,既没有得到解决、又看不见国家和社会的出路。于是,苦闷彷徨便成为这些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情绪,也就是所谓时代忧郁症。郁达夫以《沉沦》中的“他”为典型,揭示了时代忧郁症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
  
  封建专制的迫害和种族歧视的侮辱是主人公忧郁症形成的原因。他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为封建专制的社会所不容。那时,“学校里浸润着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的如同针眼一般的小”,而他又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服从的。”于是处处受到排挤,使他性情忧郁,苦闷寡欢。另外,身在异国,作为弱国子民,他遭到了不堪忍受的歧视和凌辱。他看到,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像“轻视猪狗一样”,他感到,作为“支那人”的滋味像“站在断头台上”一样。他委屈自尊,不但没有同情,反而遭到轻笑愚弄。渐渐地,他感染上了严重的忧郁病。
  
  简析《沉沦》主人公“他”的性格特征。
  
  答:多愁善感、孤僻自卑是《沉沦》中患有忧郁症的主人公“他”的性格特点。他才华横溢有无所作为,他自视清高,又苦闷感伤。他常常一个人独自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读诗流泪,顾影自怜;当他处在稠人广众中时,又感到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还有孤独;路上遇到日本女学生,他也会因为自己是支那人而不敢同他们交谈。这种孤僻于自卑,使“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着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对爱情如饥似渴的追求是主人公忧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在他看来,只有爱情才能滋润他干涸的心田。可是,他的孤僻自卑的性格又使他的追求被压抑,被扭曲,而以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沉沦。当他最后选择海洋作为自己的归宿,以洗涤道德沉沦的污秽时,当他向这多难的世界告别时,他以深情的目光凝望着遥远的祖国,喊出了令人心碎的声音“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与其说是追求爱情的悲剧,不如说是弱国子民的悲剧。
  
  作者笔下的潘先生是怎样一个典型形象?
  
  答:叶绍钧笔下的潘先生是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作者把他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里来展现其性格特征。1924年,浙江军阀混战,潘先生带领全家逃难,逃难中潘先生的性格特点得到了最充分的暴露:他一遇风险,就手足无措,狼狈不堪;稍有安定,便又神色十足,得意忘形;处事待人没有原则,不讲品行,得过且过,逆来顺受。逃难中的潘先生实际上是动荡不宁的社会环境中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人生和卑琐性格的高度集中。潘先生的处世态度和性格弱点,正是作者所选择的对社会给予揭露和批判的突破口,从这里让人看到了小市民的痼疾,甚至看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样,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某些劣根性。潘先生的形象是那种特定的“灰色的卑琐人生”的艺术象征,其意义超出了小市民的阶层,它是中国民族劣根性的一部分。
  
  《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创作的哪些基本风格?
  
  答:《潘先生在难中》也集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不仅在取材方面反映了叶绍钧小说尤其善于描写城镇小市民和教育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特点,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显示了叶绍钧小说的基本特色。
  
  ①在艺术结构上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质朴的描写,如实地表现平常人的平凡的故事,因此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
  
  ②不仅客观地描写潘先生这类小市民的生活状貌,更注重挖掘其矛盾、卑琐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立体化。
  
  ③作品善于运用富有特征的动作和典型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的幽默感。
  
  ④作品的语言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些都构成了叶绍钧小说的基本风格:朴实无华、真切自然。
  
  《子夜》主人公吴荪甫形象的性格和命运如何体现了作品的思想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答:《子夜》思想主题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对主人公吴荪甫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在《子夜》中,吴荪甫是一切事件和人物关系的连接点,矛盾突出的核心。作品把吴荪甫防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阶级关系中来刻画其性格特征,更加突现了这种性格的典型意义。
  
  吴荪甫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民族工作业资本家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相当充分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即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主义的压迫下表现出一定的反抗性和进步性,但在压迫农民,压迫同行业弱者时却惟利是图,毫不手软,又表现出其保守和反动的一面。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到破产失败的遭遇不是偶然的,而是集中体现了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企图摆脱帝国主义官僚买办的压迫,幻想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终究化为泡影的历史悲剧。
  
  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还表现在他鲜明的个性矛盾:他精明强干,有眼光有魄力,有灵活的手腕,有欧美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有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野心,但这一切都基于取资产阶级惟利是图的个人利益,因此他的性格又表现出相当的盲目性,刚愎自用,,色厉内荏,遇到挫折一筹莫展,软弱无能,无比自私。在家庭生活中,他也充满了矛盾和虚伪:一面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尊者,一面却独断专行,玩弄交际花,奸污女仆,与妻子貌合神离等等。
  
  吴荪甫形象的共性特征和鲜明个性,使人们对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以及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历史发表趋势有了生动而深刻的认识。
  
  简析赵伯韬的典型意义。
  
  答:在《子夜》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里,仅次于吴荪甫的还有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是美帝国主义的掮客。帝国主义妄图通过他实现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打击和扼杀民族工业的发展,最后达到破坏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各家殖民地化的目的。赵伯韬这只民族工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他一开始就选中了经济实力雄厚的吴荪甫作为猎物。他决心以他的金融资本“一直逼到吴老三垮台!益中公司倒闭”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施展奸险狡诈的伎俩,千方百计地勾引吴荪甫陷入他“多头”的圈套里,进而明里让步,暗里捣鬼,并施展政治权术,买通西北军佯退30里,使他在公债市场占有绝对优势,最后在公债市场打败对手。赵伯韬的这些活动,大都是通过吴荪甫一次次的败北反衬出来的。吴荪甫所以失去了益中公司几十万资本,甚至连他的公馆都押进去,也是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魔力。这些都是从侧面表现了赵伯韬的实力和好艘段。赵伯韬这个形象基本是成功的。但由于作者较多地描写了他奸险狡诈、精神堕落的一面,对他在帝国主义面前的奴才本性揭示的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个反面形象的思想深度。
  
  《子夜》在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子夜》的结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子夜》的艺术结构是宏伟的。它通过吴荪甫把互相关联的“三条火线”联合在一起。既(1)公债市场上的斗争;(2)以裕华丝厂为中心的上海纺织工人的罢工斗争;(3)以双桥镇为代表的农民反抗封建恶霸地主的斗争。这三条火线的焦点都集中在《子夜》的主人公吴荪甫身上。把30年代初期从农村到城市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与斗争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图景。
  
  ②《子夜》的艺术结构是严谨的。它以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把众多的任务,纷繁的线索,广阔的场景,集中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而且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波澜起伏,缜密自然;
  
  ③《子夜》的开头与结尾是作了精心设计的。一、二两章借吴老太爷来到上海及其暴死、发丧,引出众多的人物与线索,以后的十七章各条线索交错发展。结尾处虚写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同吴荪甫的失败相对照,预示出中国的前途与希望所在。
  
  简析《子夜》的思想主题。
  
  答:《子夜》是茅盾的里程碑似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性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答:《子夜》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典型化,描写手法的多样化,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结构的宏大严谨几个方面。
  
  ①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小说中的任务都是按各自阶级(典型的共性)的个人性格,以其特有的方式活动着。吴荪甫的奋斗、挣扎、失败;冯云卿的投机、取巧、破产;赵伯韬的勾引、预谋、取胜等。不论是失败、破产还是取胜,既是他们个人的,也是他们阶级的必然命运。因此这些任务都是典型的。对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是如此,就连吴老太爷进城“风化”也带有很大的典型性;他象征着旧中国封建的“古老的僵尸:,在新时代的暴风骤雨中风化了。
  
  ②描写手法的多样性。对于典型任务的刻画,小说主要是采用心理棉写手法。作者善于捕捉人物一刹那的内心活动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常常达到细致入微、生动可感的境地。同时,小说在人物塑造上还巧妙的运用了典型细节,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
  
  ③语言的丰富多彩。小说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精神状态以及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言,富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④结构的宏大严谨。子夜展示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画面,其中的三条线索是描写的中心,这三条线索由于其联系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显得宏大,但同时又系于吴荪甫一人之身,多方面展开,因而又显得严谨。
  
  简析《家》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答:巴金的小说《家》以加作为封建专制王国的缩影,无情地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腐朽,表现了封建大家庭中道德沦丧、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奢侈堕落等丑陋现象,有力地控诉了封建专制制度对年轻人的压制和摧残,同时热情地描写了封建家庭中年轻一代的觉醒和反抗,歌颂了他们向封建家庭及封建制度做斗争的叛逆精神。作品通过上述描写,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家》在艺术结构上成功地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通过解析家庭进而剖析社会,以小见大,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意蕴。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椅披封建家庭中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觉慧、觉新、瑞珏、鸣凤、高老太爷等,都是典型环境里的典型形象。作品的语言朴素畅达而又充满热情,具有很强的心灵穿透力和审美感染力。
  
  比较分析觉新、觉慧形象的性格和命运异同。
  
  答:巴金小说《家》中,成功地展示了封建大家庭中年轻一代不同的人生道路,刻画了觉慧、觉民、觉新三弟兄特别是觉慧与觉新的不相雷同的性格,展现了他们的不同命运。
  
  觉慧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他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内部通风件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在认识上,他是高家所有人当中最清腥的一个,他第一个看出了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趋势,并渴望它尽早瓦解。于是在家庭反封建斗争中,他总是站在最前列。他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饿“抵抗主义”,而信奉“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的人生哲学,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鼓励自己和同伴。尤其可贵的是他敢于蔑视以高老太爷为首的专制家长的权威,并针锋相对地与他们进行斗争,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分开支持觉民抗婚,反对请神趋鬼的行为,他劝说觉新为嫂嫂的生命安全而斗争……
  
  觉慧的反抗是勇敢的,却又是幼稚的。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作家既写了觉慧性格中大胆叛逆的一面,同时也写出了他“幼稚”。觉慧的幼稚,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他所反抗的敌人的腐朽性和吃人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过高的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高老太爷死前,为了缓和一下祖孙的矛盾,做了一个姿态,说冯家亲事不提了,觉慧就以为二哥的逃婚胜利了。于是,他带着似乎打败了千军万马的胜利豪情而归家了。觉慧的思想性格,不仅明显的带有他出身阶级的局限性,同时也带有五四时期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的弱点。但是,觉慧性格的主防哪个面,仍然是大胆的叛逆精神。他仍不失为20年代初期中国激进青年的典型。
  
  觉新是小说中性格内涵最丰富的一个。这是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备受精神折磨的病态灵魂,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怯懦和忍让的人。他是旧制度下就家庭中培养成长的青年,但同时看过一些新书报,受到五四新思想的熏陶,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骄阳则又使他逆来顺受,一味奉行“作揖哲学”,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角色,他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觉新在一系列迫害面前屡屡退却妥协,其根源就在于封建制度以及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他是一个悲剧任务,从他身上,作者控诉了残酷、无情、腐朽的封建社会和家庭。
  
  比较分析小说《寒夜》中,汪文宣与曾树生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共同的悲剧命运。
  
  答:在巴金的小说《寒夜》中,主人公汪文宣与曾树生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恋爱而结合,本来可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在事业上携手兴办教育,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但战乱的年代摧毁了他们作为普通知识分子的合理的愿望,他们或逆来顺受或与命运不懈抗争,但最终都未能逃出悲剧性的结局。
  
  丈夫汪文宣是一个重视、本分、为人忠厚的知识分子,他毕业于大学教育系。在生活与事业上他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想与妻子合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使自己学来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在生活上,他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过上俭朴有自得其乐的生活。这样一个平凡、质朴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只能是一种奢望。办不成教育,他被迫在一个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里担任一个小职员,拿着微薄的薪金。他是一贯性格怯懦的人,在公司里,整日战战兢兢、担惊受怕地过日子,生怕伤害他人。唯其软弱可欺,偏偏遭到上司和同事们的白眼和冷落,连一贯给他送稿件的工友欺负他,他都不敢对自己进行保护,这是软弱到了极点。在家庭生活中,他更为处理不好妻子与母亲的关系,被搅的头晕脑胀。汪文宣从小是独子,父亲去世的早,母亲把他一手带大,他深知母亲的勤苦,从不愿违背母亲的心愿,做使他伤心的事;同时他与妻子曾树生有着深厚、浓烈的感情。两个女人同样爱着汪文宣,但母亲与妻子之间却得不到应有的沟通与理解,经常为了他而吵架。汪文宣面对着两个女人,不忍心伤害她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只能以对自己的责备和委屈换取她们的同情和家庭暂时的安稳。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痛苦万分,染上了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悲惨地死去。汪文宣的悲剧命运,他坎坷、凄凉的人生经历,是许多像他一样正直的就社会知识分子无法逃避的必然结局。
  
  妻子曾树生是一位温柔、美丽而不甘堕落的女性,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丈夫,挣钱供养这个破落不堪的家。出于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到一家银行当“花瓶”,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样做,她完全是不得已,却遭到婆婆的物理斥责与侮辱。在婆婆正日的威逼于责难下,她原本受伤的心灵更得不到慰藉与温暖。面对陈经理的热烈追求与沉闷、压抑的家庭生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与陈经理一同飞往兰州。在抗战胜利后,她马上回家看望,但盼到的却是丈夫已经去世,婆婆带着小宣已经搬走,她所牵挂的家也不再存在了。
  
  汪文宣、曾树生都是旧社会中平凡的小人物,都具有一颗善良、质朴的心,他们身上有着自身的弱点,但他们家庭生活的不幸,主要是由于那个动荡的社会所造成的,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日本侵略者发动的罪恶滔天的侵华战争,国民党当局的反动统治,正是这些社会的原因激化了他们的家庭矛盾,导致了家庭的最终破裂。
  
  祥子的悲剧命运及其根源具有怎样的时代社会内涵?
  
  答:祥子是老舍笔下的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形象,但他鲜明的性格和悲剧性的人生道路使之具有了高度的典型意义。
  
  是当时的社会及其制度将祥子彻底毁灭了,祥子从一个淳朴善良的好人,最后堕落为一具五毒俱全的“行尸走肉”,这一悲剧从跟本上说就是社会性的。祥子的命运的悲剧具体表现在他的人生理想与时代社会的根本冲突上。什么是祥子的人生理想呢?说到底不过是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钱买辆属于自己的车,然后靠自己的力气吃饭,也就是说想靠个人的力量“独自混好”。但时代社会偏偏不让祥子这个起码的的人生愿望得以实现,并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祥子的理想化为泡影。祥子买车卖车三起三落的过程典型地表明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时代社会的水火不融,也说明了个人奋斗道路的行不通。
  
  祥子的命运悲剧性是有着多重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是社会制度的罪恶,黑暗的社会像有无数只无形的手死死地拖住祥子,祥子命运中的许多不幸遭遇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但实际上都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使祥子原先美好纯真的心灵一点一点地被腐蚀了。其次,是祥子作为小生产者也有着自身的思想局限,他不可能具有正确的选择人生道路的眼光,而只能在个人奋斗的路途上苦苦挣扎,最后成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第三,虎妞对祥子身心的摧残,以及小福子等人的悲剧结局,也从不同侧面加剧了祥子的堕落,使他万念俱灰,彻底走向毁灭。祥子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悲剧,也是个人奋斗的悲剧,祥子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社会里广大底层劳动人民共同的悲剧的集中体现。
  
  虎妞形象的内涵是什么?
  
  答、虎妞是《骆驼祥子》中一个重要的女性人务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她是一个女性中的祥子。在中国旧社会,一个男子生存的基础是地位和金钱,一个女子生存的基础是美貌。在这一点上,她也像祥子一样,实际是一无所有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病态社会里的病态的老姑娘,表面大胆泼辣,但内心也很苦恼。她有着追求幸福的愿望,并因这种愿望不能正常实现而形成了变态的心理。她对祥子有着感情真挚的一面,也为此被迫失去了父亲与财产,最后悲惨的死去,在她身上确有某种悲剧因素,但虎妞性格的主导方面是阿浓重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她利用经济优势控制着祥子,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对祥子的精神崩溃起到了催化作用。虎妞的性格从总体上说是矛盾的、复杂的、悲剧性的。
  
  《小城三月》是怎样刻画翠姨这一人物形象的?作品显示了萧红小说创作什么样的一贯特点。
  
  答:《小城三月》对主人公翠姨的艺术描写十分成功,作者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细节描写等手法,刻画翠姨柔美雅致、娴静孤傲的气质特点。作者还尤其擅长以女性作家的敏感,通过年轻女性的生活琐事写人物性格。买绒绳鞋一节,把翠姨的内向性格和感伤气质,写的细腻传神。翠姨对堂哥的爱深藏不露,作者以极含蓄简洁的笔墨点现。翠姨父死母嫁,身世寂寞,还因此受些人的歧视,使她认为自己的命运是不会好的。她个性倔强,不从心的事就不愿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的性格确如小说中人物所云,有点想林黛玉。临终前对堂哥的一番话,如泣如诉,凄婉感伤,很有艺术感染力。
  
  《小城三月》有着萧红写作惯有的特点——散文一样的小说,全文没有紧张的情节冲突,但是由于贯穿了一个总的情感基调和指向。显得颇为紧凑。小说以前写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感觉而引出翠姨,将翠姨拉倒情感的中心,笔致由清新转为优雅、忧愁、焦虑、悲苦、思念,直至走完全文的情感历程,如行云流水,毫不阻滞。
  
  《生死场》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1039年8月出版的《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的代表作。《生死场》是30年代最早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小说之一。它反映了东北一个偏僻的村庄从20年代初到30年代初“九一八”事变以及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之后的生活和变化。小说前半部分着力写出了当地农民在封建地主压迫下的悲剧命运,他们的生活像动物一样只知道“忙着生,忙着死”,完全没有人的意识和觉醒;后半部分则写出了在封建势力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压迫下农民所遭受的更为惨痛的命运,严酷的现实,民族的生死存亡,终于使农民们醒悟了。他们不甘像蚊子似的被践踏而死,他们要像巨人一样杀出生存的血路来,他们站在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前线发出了: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誓言。
  
  《生死场》在艺术上别具魅力。首先是开阔而独特的景物描写与作者强烈感情的交融,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任务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其次是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突出描写了他们在抗日民族战争的背景下,前年后发生的变化,体现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生死场》显示了萧红作为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致和敏感,小说对人物心态、风土习俗都写的细腻感人,特别是在对妇女悲剧命运的描写方面,更显出一种敏锐和大胆的笔法。
  
  《边城》如何体现了沈从文的小说创作风格?
  
  《边城》如何体现了沈从文的小说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种类繁多,但他最为执着描写的,是湘西边地特有的风俗民情、山光水色,也最为精心地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构造的理想的人生形态,吹奏他的爱和美的的人生颂歌。《边城》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在《边城》中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小说独特的审美追求。
  
  ①小说通过主人公翠翠是个带着童稚气的纯情少女,她对爱的渴望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少女特有的朦胧向往,表现为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但却又始终不渝,坚贞不屈,翠翠的这种纯美心灵正好与当时文明都市的那些时代女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②小说着力描写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俗美和风景美,这种古朴雅洁而又有些原始的野性的风情,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刻意淡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冲突,正所谓“浓浓的地方色彩,淡淡的时代投影。”
  
  ③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独创了一种诗化的境地,整个作品是诗、是梦,又是现实,这一切浑然结合,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回味空间。
  
  结合《荷花淀》等篇,论析孙犁的小说独特的审美追求。
  
  答:孙犁的小说创作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风采,主要体现爱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主题和选材上看,孙犁小说着力表现战争年代我们民族的美好的心灵,坚强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反映农民在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展现农民内在的人情美人性美,并以此来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是孙犁小说的总主题。
  
  从题材的选取上,孙犁小说很少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时间,也不多写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而是力求器材的朴素单纯,以平静细微的故事来诉说时代的本质,《荷花淀》就是通过抗日战争中一些极为平常的生活、战斗的场面,挖掘了中国农民实际上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品质,在普通人身上写出了战争的本质。
  
  ②为了表现这种美的主题,孙犁小说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荷花淀》中水生嫂为代表的在抗日民族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系列。孙犁小说着重表现了在她们温柔娴静外貌下面所蕴含的坚韧顽强的性格,孙犁对我们民族人情美、人性美的深刻揭示,主要就是通过对水生嫂这样的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
  
  ③孙犁小说的艺术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他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连贯,而是擅长以散文的笔法来构织小说,善于选取与人物性格相关联的一些生活片段,灵活自如地加以穿插,使人物命运、生活场景、作者的抒情和议论轻松地揉为一体。

【结尾】以上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相关作品分析(一)”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学历提升的相关资讯,如河南成考、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考专业、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河南学历提升报考网。
本文地址:http://www.henankejidaxue.com/zikao/20190730_2964.html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