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第八章第二、三节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7-12 16:51] 点击数:

  第二节  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
  
  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和原因
  
  1.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1)非自控阶段(前6个月,不能区别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但可分辨表示不同感情的声音)。
  
  (2)咿呀学语阶段(六个月到一岁左右,已能分辨主要元音和辅音)。
  
  (3)单词阶段(一岁左右开始,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
  
  (4)双词阶段(一岁半到两岁,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
  
  (5)简单句阶段(两岁到两岁半开始,能正确地掌握语序,层次等基本的句法结构形式)。
  
  (6)复杂句阶段(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
  
  2.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偏重于外部条件的解释,包括模仿说和强化说;一类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包括天赋说和认知说。
  
  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活动和民族社会心理
  
  一、语言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研究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和原因;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
  
  二、语言和人的认知活动
  
  (1)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
  
  (2)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
  
  (3)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
  
  三、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
  
  1.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一方面归根结底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才决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这种“决定”关系不能颠倒,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确定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这种“反映”不能夸大。具体来说,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1)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精神。
  
  (2)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文化。我们既可以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角度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又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特点研究有关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2.为什么说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这是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
  
  (1)客观现实对各个民族来说都是基本相同的,思维上形成的概念、判断等也是基本一致的,各民族都有能力去认识相同的事物,所以说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
  
  (2)对于同一个事物,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却有可能不同,无论是在语汇、语法上,还是在语义表达上,不同民族的语言都可能有自己的特点。
  
  3.怎样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没有文献或是很少文献的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史前史,都很有用处。比如就可以通过现存的语言材料分析研究文献记载很少的汉族古代社会的情况,例如商代“诸父”“诸母”的称呼去研究古代的婚姻制度。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少有文献的中国许多民族历史的历史。例如,通过纳西族西部方言复合词中保留的“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特征,反映出古代纳西族经历过以母系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4.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思维这种心理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感性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活动等,语言在不同的思维活动中起作用的程度并不相同,比如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大些,在其他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小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需要注意语言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而并不需要研究语言在非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相反,人的很多思维活动,包括非抽象思维活动,也都与语言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即使非抽象思维活动或这种思维活动的结果,都既可能有意识地借助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能无意识地通过语言形式反映出来。从语言学的角度,还要重视研究语言对人的非抽象思维活动所具有作用的一面,而体现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民族社会心理的关系,所以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的作用。

【结尾】以上是关于“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第八章第二、三节”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学历提升的相关资讯,如河南成考、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考专业、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河南学历提升报考网。
本文地址:http://www.henankejidaxue.com/zikao/20190712_2356.html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